“这对灯造型好别致,工艺好精美,这么细的纹路那时候怎么刻出来的?”“2000多年前的灯就这么环保了啊。”“灯的各个部分竟然还能拆开清洗?!薄霸从鹞仆锏朴辛秸蛋。抑盎挂晕挥幸徽的?,合在一起有一种圆满美好的感觉?!薄八坪咸搴苣训茫抑篮筇匾夤床喂??!?月17日,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展厅内,羽纹铜凤灯罕见双灯合璧展出,参观者在听完讲解员的解说后纷纷与同行伙伴轻声赞叹,有人拿出手机拍照,有人驻足凝视良久。
4月15日,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迎来了一场特殊的“团圆”——出土于合浦的其中一盏国家一级文物羽纹铜凤灯正式从北京回归,与另一盏铜凤灯双灯合璧共同展出。本报记者特意来到广西博物馆,一览双灯合璧真容。
据介绍,这两盏羽纹铜凤灯是一同于1971年出土于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,于1972年被收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。此后,其中一盏曾到日本、罗马尼亚、墨西哥、荷兰等多国展出,并于2023年7月至2025年3月期间,被借展至位于北京市的民族文化宫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”,这是广西博物馆自2022年新馆开放后唯一一次外借该文物。经过回馆后的专业养护,这盏羽纹铜凤灯如今以最佳状态重新与观众见面。
展柜里,两盏羽纹铜凤灯长尾及地、首尾相顾,青铜表面泛着温润光泽,在静静述说着岁月的故事。羽纹铜凤灯外观作凤鸟形,通高33厘米,长42厘米,宽15厘米,通体细刻羽毛,精美别致。当灯点燃时,产生的油烟顺着喇叭形的灯罩,进入颈管,再导入腹腔,腹腔内盛有清水,起到冷却和净化烟尘的作用,从而实现环保功能,堪称2000年前的“环保黑科技”。
“羽纹铜凤灯不仅是一件集艺术、历史、科学于一体的珍贵文物,更是文化交流的见证者?!本莨阄髯匙遄灾吻┪锕莸澄笔榧翘平A峤樯?,羽纹铜凤灯采用了分铸法和岭南特有的錾刻工艺,通体细刻羽毛纹饰,工艺之精湛令人称奇。同时,凤鸟造型寄托着广西工匠对“天下大安宁”的美好愿景,也生动体现了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共生。羽纹铜凤灯的出土地合浦,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,这里出土了众多反映当时文化交流的文物,羽纹铜凤灯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,它见证了当年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交融的盛况。
根据羽纹铜凤灯造型衍生的文创产品。
唐剑玲还向记者介绍,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徽的设计原型便来自羽纹铜凤灯,以凤鸟的形象为主,寓意着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。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的“双凤还巢”造型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羽纹铜凤灯。
据悉,目前该馆暂未有再次外借该文物的计划,观众可随时前往一睹双灯合璧的风采。此外,为让文物真正“活”起来,该馆计划通过3D数字扫描、AR增强现实等创新技术,全方位还原羽纹铜凤灯的精妙构造,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汉代工匠錾刻羽毛纹饰的精湛工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