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客穿梭在保持渔村风貌的流下村街道上。 李君光 摄
春日,冠头岭下海风轻拂,丝丝咖啡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,与咸湿的海风交织。在海城区流下村,青砖古巷间满是流连忘返的游客。百年古树旁的文创市集,非遗匠人正展示贝雕技艺;由旧村舍改造的海洋文化馆内,流连着孩子们求知的目光;夜幕降临时,“暮年”咖啡馆的暖灯映照着村民黄大婶的笑脸,她感慨道:“老房子变成‘金窝窝’,家门口就能当‘民宿管家’”。
这座曾以渔耕为生的百年古村,借力“千万工程”政策东风,以“修旧如旧”的绣花功夫实现蝶变:政府投入35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,吸引社会资本5600万元打造“山海艺术村”,23个文旅项目在此落地。昔日的渔家平房蜕变为设计师酒店和网红汽水铺,闲置民房出租率超80%,撑起了村民的“钱袋子”。
“微改造不是大拆大建,而是用设计唤醒乡愁?!焙3乔穆镁窒喙馗涸鹑颂寡裕脑斐跗诰鸵笸哦颖A衾险?、船木房梁等渔村肌理,融入现代极简美学,带动邻舍设计师酒店等精品民宿项目入驻,形成“日游冠岭林海、夜宿山海民宿”的文旅产业链。如今,流下村年接待游客突破40万人次。
文化为魂,生态打底。村内建成海洋贝壳展览馆,举办“流下盛宴·山海相约”文化艺术节、“港湾情·流下村”乡村振兴艺术展等各类独具滨海特色的文艺活动,“我们既要让游客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海,更要守住渔村的根与魂?!焙3乔穆镁指涸鹑吮硎荆酉吕?,流下村将联动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打造生态旅游圈,使这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活力。
据市旅游文体局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我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合浦县蒋屋村、海城区流下村、银海区平新八一村、涠洲岛旅游区城仔村入选广西学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推进乡村建设典型案例,吸引了一批高品质酒店民宿、旅游餐饮、文创产业落地开花,我市正以文化为魂、生态为基、产业为翼,在乡村振兴的壮阔航程中破浪前行,谱写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北海篇章。